“岛城教育百师团”自启动以来,受到岛城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青岛教育培训网将陆续对青岛各区市教育局领导、资深教育界专家、名校校长、青岛市名师工作室成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教育精英进行专访,为岛城朋友呈上一场教育盛宴。“青岛教育头条”微信公众号将不定期推出系列报道。权威大咖、专业观点,敬请关注。
此次,青岛教育培训网邀请了青岛外事学校校长褚维东,跟我们一起聊聊怎样为孩子成长提供更合适的环境,以及家长和学校为提升孩子的幸福感要做的那些事……
【校长名片】
褚维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校长。
主要履历:
1987.9—1989.7 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学习
1989.7—1995.8 青岛42中学教师、团委副书记
1995.8—2001.7 青岛旅游学校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教导主任
2001.7—2010.4 青岛旅游学校副校长
2010.4—2011.2 青岛旅游学校副书记、副校长
2011.2—2014.1 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校长
2014.1至今 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校长
社会兼职:
全国报关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标准建设委员会委员、山东报关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山东省外经贸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兼职督学。
这里是求学的沃土。走近青岛外事学校,两大校区皆坐落在美丽的岛城西南方,“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在这里得到最鲜活的诠释。校园内,蔓蔓青萝萦绕,老青岛韵味与现代化教学设施相得益彰。凝自然、聚人文,学生们幸福成长。
这里是求真的乐园。教室里,学生快乐学习的画面映入眼帘:凝神沉思、低头查阅、热烈讨论、慷慨陈词……遨游书海的自由自在与获取知识的愉悦,在学生笃定的眼神中闪烁。
这里是个性伸展的舞台。体育场上,篮球社团队员正在对练,橄榄球社队员也在准备下一场比赛,无人机社团新成员正激动地学习操控航拍……活动室里,拉丁社团成员练着基本功,书法社的同学们正在挥毫泼墨……学生们个性张扬,活力四射。
这是同学们在青岛外事学校度过的普通一天,忙碌而充实,阳光而幸福。
学生成长需要幸福感
走近外事,学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愉悦的学习气氛让校园在冬日里也充满阳光。阳光校园的建设和规划离不开管理者的雄韬伟略,学校文化正面折射了一名校长的管理理念。“褚校长的身上有一种大气、包容的品质,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上,也体现在教书育人的理念上。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发展,人本、开放、和谐的教育理念得到淋漓尽致的阐释。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已经植根在每位教师的心中。”青岛外事学校招生与实习处副主任王晓蔚说道。
“马卡连柯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我认为学生的幸福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他们未来成为怎样的人才,最关键的还是他们自己的意志所决定,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影响人格,形成德性。幸福感能够指引学生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褚校长如是说。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成为主流思想。而教育也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所有的孩子在幸福中成长成才。
“人才”的含义不是单一的
说起“人才”,我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中科院里埋首研究的院士,或许是实验室里聚精会神的科研人员,也或许是演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行业精英……然而,褚校长对“人才”的理解却全然不同。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七年,褚校长对学校建设、学生培养、教书育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褚校长说道:“什么是成才?只要不是危害社会,每个人都是人才。他可以是各个领域都有所贡献的全才,也可以是在某个专业独领风骚的偏才;可以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者、专家,也可以是在实践中打拼出来的实干家;可以是时代的高精尖,也可以是麦田的守望者。依据这样的标准,学生个个都是人才。”
在褚校长看来,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当学生们走出校门后能够独立生活,能够承担家庭义务,能够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青岛外事学校坚定实施“国际化、品牌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在常规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还重视学生特长培养。学校共有36个社团,涵盖体育、语言、音乐、舞蹈、书法、文学、科技等诸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学校筹建大型“项目超市”,学生可以在“项目超市”中自主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学校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院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培训、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成为领域内的高级人才。
褚校长认为,学校教育不能把工作重点只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一片肥沃的土壤、一方适宜生长的气候,要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条件,汲取营养,自由发展,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教育还应该重视“情商”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成功(100%)=智商(20%)+情商(80%)。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交与情绪学习已经成为一把无所不包的“保护伞”,囊括了性格教育、预防暴力、预防毒品、反校园暴力及加强学校纪律等项目内容,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在学生中消除这些问题,还要净化校园环境,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们在日常教育中说情商,主要是说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方面要重视德育培养,而更重要的则是家庭教育中的情商教育。”褚校长认为,一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最终能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有成就的人、幸福的人,情商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个人情商的形成开始于幼儿期,形成于儿童期和少年期,成熟于青年期,所以,情商的培养要从小做起。
褚校长认为,父母对孩子情商的培养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情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言传身教,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言行习惯,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而不要全部依靠学校教育。”同时,褚校长也指出,父母对孩子情商的培养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二是引导孩子管理负面情绪;三是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四是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
情商是一个人成长与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智商更能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幸福。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应该重视孩子情商的养成,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叛逆主因不在孩子而在家长
叛逆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也是教育领域的一大课题,更是关系孩子成长的一大难题。对此,褚校长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孩子的叛逆是多方面的因素合力造成的,其中,家长的过激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育应该是顺其自然的过程,这里的‘顺其自然’并不是指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要顺应成长规律,合理地引导和教育。”褚校长认为,现在大部分孩子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失去了他们这个年纪应有的快乐天性,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太过沉重,不只为家庭带来了困扰,也增加了孩子的负担。“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就说明我们首先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然后再谈教育。家长不应该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教育有很多种方式,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引导孩子,引导孩子走适合他的路,而不是强求孩子走你为他指定的路。”
褚校长也指出,部分学生叛逆的一大因素还来源于家庭环境。“家庭生活中,父母关系是否和谐也是关系到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褚校长认为,父母有责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中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同时,褚校长还讲到在孩子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父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孩子更容易崇拜父亲,父亲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我自己也是一名父亲,平时在与孩子相处时会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性格,选取代表性的案例,有目的地跟孩子讨论如何处理,言传身教,让孩子自己领悟道理,有利于培养他良好的品质。”
叛逆不是必然,成长也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只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就可以避开叛逆。
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教育需要充满阳光,学生的成长也需要幸福感充实。无论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还是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教育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宝贵的知识和幸福的回忆。教育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