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秀

面向市场办教育 校企合作育人才——青岛教育培训网专访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校长赵芳亮
  培养了无数人才的青岛市教育局所属省级重点职业中学——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静静坐落于青岛市河清路40号,这所学校为何可以源源不断的为社会输送众多设计、旅游、物业管理等人才呢?它又缘何被称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呢?青岛教育培训网的记者有幸走进这所学校,听听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校长赵芳亮为我们介绍城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理念。
 
 王牌专业设置 打造绝对就业优势
 
  城管学校的专业设置一直立足精品,不追求大而全,几乎都是当今“炙手可热”的专业——物业管理、通信运营服务、旅游乘务、现代家居设计、智能楼宇技术,五个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并且学校以此为基础,正努力打造乘务通信服务类和家居设计装饰技术类两大专业群,近几年来的招生情况也是相当的火爆。
 
  赵芳亮校长告诉青岛教育培训网记者:“我校开设的专业总体来说有三个特点,第一是针对高端行业的服务,比如旅游乘务专业、物业管理专业、通信运营服务专业等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在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第二是适合学生自主创业,像现代家居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可以选择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我们也给通信运营的学生开设了电商专业课,毕业生可以自主创业开淘宝店铺等;第三是贴近民生,无论是物业管理专业、旅游乘务专业,还是建筑装饰等其他专业,都是比较贴近民生的,这样每年社会上都有大量的人才空缺,方便毕业生实习就业,实现职业理想。”
 
 
  校企合作+学徒制 多举措培养人才
 
  作为以技术为优势的中职毕业生,技术水平的好坏是企业最关心的话题,而就业情况则是学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重点。青岛城市管理学校针对目前中职的教育特点,开创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的现代家居设计专业开创了‘2+0.5+0.5’的培养模式,即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之后,第三年的第一学期由学校组织骨干老师、资深专家、一线设计师来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指导,对学生整体的设计水平进行一个‘拔高’。”赵芳亮校长告诉记者,“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强化训练后,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实习就业供不应求。”
 
  之前的中职毕业生,在由校园到工作岗位转变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不适应,一方面是毕业生初入社会,对企业的文化与工作模式了解甚少;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化,而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很难正好匹配。究其原因,往往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略显“闭门造车”,忽视了市场发展对于人才要求的变化。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缺乏主动性,不能将自身需求及时传达给学校,这就造成了双方的需求偏差。
 
  青岛城市管理学校打造的“校企合作”模式,及时解决了以上问题,引企入校,学校和企业联手培养学生。在这种模式下,专业组老师既是学校教师又是企业领导,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并且在培养过程中即可为企业创造效益。
 
  “企业派驻运营管理团队到学校与教研组老师共同进行项目管理;学生成为企业的员工,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实操教学。这种模式一方面使学校得到了企业的项目支持、完善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锻炼了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解决了人才需求不足的问题;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特点进行项目实施,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增强了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了‘校企生’三赢。”赵芳亮校长说道。
 
  另外,“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青岛城市管理学校一直在探索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联合办学。学生所有专业课全部在企业内进行,由企业负责人教授,学校老师负责教文化课。学生一周内3天在学校学文化课、3天在企业里学技术。并且学生每个月还能领一定数额的补贴。”赵芳亮校长说道。据悉,这种企业与学校的深层次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在岛城的中职学校还属新鲜事。
 
 
 
 
  面向市场办教育 打开课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部署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汇聚更多资源。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政策的重视。
 
  谈到中职教育的现状,拥有30多年教育工作的赵芳亮校长言辞中却满满的都是谦虚:“这个话题很大,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不能一言蔽之。那么我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谈一下我的看法:第一就是我们要面向市场办教育。职业教育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符合目前人才的发展需求,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为目标引导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我们要面对市场办教育,社会缺少什么人才,我们就着力培养什么人才。另外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企业的要求。”
 
  “第二就是要想办好职业教育,校企的紧密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像我们刚刚谈到的,如果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缺乏主动性,就会导致人才培养出现偏差,不能很好的实现就业过渡。只有教育工作者与企业接轨,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好人才。第三就是要全面提高学校的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增强教师们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不断探索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硕果 源于专业负责的教师队伍
 
  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中考的失利难免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打击,“中考的成绩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莫以分数论英雄。”赵芳亮校长告诉广大中职生,“在应试教育下,很多人觉得考试成绩代表了一切,分数少就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差么?不是的。很多孩子的能力不能仅仅以分数来衡量。术业有专攻,只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中职生照样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据悉,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青岛城市管理学校非常注重学生们的个人生涯规划指导。学生一入校,学校就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起个人生涯规划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成长点滴。导师课堂、第二课堂的开办,帮学生们打开了更多的知识大门,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舞蹈、礼仪、茶艺等各类选修课程,为学生以后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赵芳亮校长表示,“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是立足于学生的不同家庭背景,尽最大可能挖掘学生的优势,因材施教,确保对每个学生的未来负责。让学生在毕业后达到‘上岗有信心、转岗有优势、升职有保障、升学有基础’的目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一切同样要感谢一直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们。“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这一支辛勤负责的教学队伍,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不光要负责好学生们的专业技能教学,还要做好这帮孩子们的日常管理工作,发掘出每个孩子的亮点。很辛苦,也很值得,我也为我校的这一支强大的教学队伍感到骄傲。”赵芳亮校长说道。
 
  说到下个学期的工作重点,赵芳亮校长表示,下学期学校将继续加快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探索校企改革新模式;积极开展“学分制”的学生评价模式,从教学、德育、实习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进度,加强德育建设。我们也希望青岛城市管理学校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教学队伍的努力下,继续为岛城乃至全国企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青岛教育培训网记者: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