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许多家长会选择在春节前后带孩子出去旅行放松。旅行既能帮助孩子开拓视野,又可以增长见闻,消除孩子一学期紧张的课业带来的压力。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游必有方。家长带孩子旅行的意义,未必是要去到多远或多贵的地方,而是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让孩子的心灵在旅行中得到释放与成长。为此,青岛教育培训网有幸邀请到了青岛旅游学校校长王钰,透过王校长对亲子旅行的真知灼见,家长们定会对寒假带孩子旅行有更深刻的认识!
孩子参与决策才是旅行的目的
许多家长带孩子旅行,常常“走得太远,忘了为什么出发”。
王钰校长在谈及旅行的目的时,深有感触,他说道:“我的孩子现在处于压力较大的初中阶段,但是从小学到现在的每个寒暑假,我们都会带孩子旅行。旅行本身是快乐的,孩子在旅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当地的地理地貌,也能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让孩子在旅行前与家长共同商讨旅行的终点,一同参与到旅行的前期准备、路线规划中,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才是旅行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家长不能让孩子认为,在假期带孩子旅行是父母的义务,而应当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了让他拥有一个更加美好充实的寒假,愿意拿出大把时间精力去陪孩子出去旅行。让孩子了解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付出,才有助于亲子间的情感沟通。若只是家长替孩子规划好所有的行程,只是带孩子出去走马观花,只做享乐式游玩,那么旅行的意义又在哪里?”
王钰校长的话令记者感触颇深。家长首先明确带孩子旅行的目的,才会使旅途变得充实,富有意义,也会令孩子旅行过后,受益匪浅。中国式家长喜欢为孩子包办一切,旅行时孩子根本无法投入到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城市、景点。家长应该把人生体验还给孩子,把主动权交还到孩子手中。
在旅行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亲子旅行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大事。家长让孩子参与到旅行的前期规划中去,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王钰校长告诉记者:“旅行的过程是一种生活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自己挑选目的地、居住地点、到达方式等等,权衡各项选择的利弊,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建立起主人翁意识。在旅行中,家长可以教会孩子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孩子通过旅行培养了责任心,才是他日后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心是促使孩子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培养责任心也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
旅行为孩子带来校园生活带不来的成长
王钰校长说:“每一次的旅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家长有目的的放手,帮助孩子面对一些现在年龄有能力处理的考验,可以在旅途中帮助孩子成长,理解家长操持整个家庭的艰难。旅行花费了家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只有孩子全方位的参与到整个过程,才会让这次出行具有实效性。”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在旅途中,让孩子看到不同地方的人,以何种方式在生活;通过观察别人的生活,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对新鲜的生命观察,对未见的生活思考,带着欲望去探索未知。这样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形成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