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秀

要不要带孩子假期出去玩,家长们别再犹豫了!

      小鑫在老师同学们眼里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小万事通”,经常与同学讲一些奇闻轶事,和朋友分享自己珍藏的小玩意儿,虽然小鑫好玩,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学习,成绩反而比其他同学更为优异。后来得知,他从五岁开始就常跟着父母到处旅游,见过很多风景,比同龄人的视野更为广阔,学到的知识也更为广泛。

 

      当今社会,孩子的学习压力和负担较重,假期忙着上辅导班和兴趣班,完全没有时间出去玩;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去了也白去;有的家长认为与其出去旅游,不如在家让孩子做试卷、学特长;还有的家长觉得带孩子出去旅行,一边要规划繁琐的旅程计划,一边还需要照顾孩子,非常耗费精力和体力。那么,在假期中,到底要不要带孩子旅行呢?青岛教育培训网有幸采访到青岛枣山小学的刘岩林校长,刘岩林校长说道,在假期也会和爱人带着自己的一对儿女出去旅行,她认为选择在假期带孩子出去旅行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家长带孩子出去旅行,可以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学习到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比如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旅行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学习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成长的能力和社交能力。

 

      其次,现在的孩子们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几乎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严重缺乏历练。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离开父母时,性格软弱胆小,自理能力基本为零。旅行途中,有很多机会可以锻炼到孩子的独立性,历练孩子的胆识和毅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另外,旅行是学习的一种辅助形式。平日上学的时候,孩子们在课本上学习到各国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习俗等内容过于片面和抽象,如果能在旅行途中边玩边学,既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课本上枯燥的知识,在玩中学习,在学中产生趣味,两全其美!

 

      一家人外出旅行,迎着风儿奔跑,与孩子追逐于广阔的平原之上,用照片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定格这一段值得怀念的亲子时光,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然而现在的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要么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照料,要么让孩子自己在家,这也是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导致亲子关系岌岌可危的原因之一。虽然带着孩子出门旅行需要准备很多东西,并且会使家长较为疲惫和操劳,但同时,孩子们的童言稚语也会给这场旅途带来无数地欢声笑语。旅行结束后,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用照片做一面亲子照片墙,或者一起写明信片、日记,一起计划下次的旅行路线等等,通过一系列日常的细节,加深父母与孩子的感情,有利于父母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提升家庭凝聚力。

 

      刘岩林校长希望家长们在孩子放假的时候,可以抽出时间好好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规划旅行路线、一起收拾行囊、让孩子全程参与到旅行之中,体会旅游带来的乐趣,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歌里唱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越来越多的人赋予旅行各种各样的意义,对于孩子来说,也许多年后旅行的记忆变得模糊了,但是过程中的美好与微小进步,是比记忆更加重要的旅行意义。对于家长而言,与孩子携手度过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也许你会发现,原来眼中调皮的他也有可爱的一面,原来不听话的她也有乖巧的一面。希望大人们彻底抛开生活的重担和工作的压力,投入全身心地去享受这段亲子时光,用心感受孩子带给你的每一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