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不是常人认为的失败者、低能者、残废者,他们是因长期的被遗忘而暂时封闭了梦想之门的流浪者,暂时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只要给他们一个灵魂的支点,他们就有能力站在人生的高点!”
——青岛烹饪职业学校校长吕雪梅
校长名片:
吕雪梅,现任青岛烹饪学校校长。齐鲁名校长、高级教师、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市北区人大代表、青岛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中国烹饪大师、山东鲁菜名师、中国烹饪协会教育分会副主席、山东省旅游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烹饪专业国家级评委。从事职业教育20多年,2000年到青岛烹饪学校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带领学校获得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等,学校成为省内外办学特色鲜明、专业内涵丰富的精品化学校。2007年至2016年带领青岛烹饪学校代表青岛市参加了八届全国烹饪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得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12枚,成绩斐然,受到教育部、青岛市政府的表彰。
“我的学生为什么选择上职业学校?我的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感兴趣吗?我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景如何看待?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校长,这三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如何了解中职生个体的差异,扬长避短,抛弃‘千人一面’的大锅饭式的同质化教育?如何引导中职生不断自我完善,获得充分发展,突出个性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教育?如何让职业学校真正成为中职生向往的精神乐园?针对这些问题,我始终致力于三个坚持:坚持抓职业教育本质,勇于改革实践,创建优质加特色的精品学校;坚持让每一位教师的个人业务有发展、个人业绩有展示、个人幸福感有提升;坚持与家长携手,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十年砥砺耕耘,硕果满枝。从事职业教育二十年,久经岁月的洗礼,吕雪梅校长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时间磨砺出的从容与自信。在这位女强人面前,你不禁会好奇是什么样的信念与力量支撑她在职教的沃土上默默耕耘二十年,结出累累硕果,尽显巾帼不让须眉之势。今天,青岛教育培训网有幸采访到青岛烹饪职业学校的校长吕雪梅女士,透过吕校长严谨清晰的思维和理性的分析,也许你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和一直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的职教人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不放弃·让每个孩子拥有梦想成真的权利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如果学校能抓住学生的特点,给他们一个发挥的支点,多给他们创造机会,鼓励他们走出旧我,发现新我,这样的教育就值得被尊重和肯定。
职业学校的生源通常是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所差距,文明礼仪方面有所欠缺的学生。吕雪梅校长直视职校学生的现状,尊重职中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中职生不断完善自我,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和发展个性。着眼此处,吕校长在全校发起了以梦想为载体,鼓励每一个学生敢于梦想、勇于追梦的筑梦活动。
开启梦想
“我的学生一入校,就实施拜师活动;学校组建由优秀毕业生暨烹饪界业务骨干组成的“校友导师团”,聘请其担任班级辅导员,一对一跟班级结对子,为高一新生正衣冠、授厨刀,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热爱专业,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并通过校友导师举办讲座、论坛、主题班会等多形式的交流活动,搭建学生与名师、在校学生与优秀毕业生近距离交流平台,从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职业技能以及亲身奋斗历程等多方面、全方位影响带动在校学生,帮助他们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校友导师的活动拉近了毕业生与母校的距离,搭建起在校学生与已毕业的并在各自工作岗位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毕业生沟通的桥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筑梦进行时
“我要帮助我的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行为习惯、专业技能、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以社会实践和创业活动为载体,让每一位学生获得专业成长。”寒暑假,青岛烹饪学校100%的学生会参加社会体验,有钟点工、临时工、顶岗实习和见习等多种形式。在实行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年级特色,高一年级主要进行生涯设计教育,包括生涯设计课程、入学教育、特色家庭作业;高二年级进行创业实践教育,包括创业课程,创业实践体验——校园美食节,让学生充分展示了各自所学专业的技能。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不仅加深了对创业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也为将来走向社会进行了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圆梦展示
一届一届的毕业生学成之际,最让吕雪梅校长期待和感动的时刻,就是每一届学生的毕业典礼了。吕校长十分注重连年在联办单位星级酒店为全体毕业学生举行的隆重而庄严的毕业典礼,通过课件展示的毕业生三年在校的美好时光、每名学生的代表作品、老师家长们的祝福视频、毕业生的临别赠言等,无不感动着典礼上的每一位观众。毕业生的成人仪式、“拒烹”誓词,反映着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们深切地体验自我成长的喜悦和成功,于毕业典礼中给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鼓励课。
不单行·携全体学生家长之手共同实施教育
烹饪学校在家庭教育方面可谓经验丰富,当被问到家校沟通方面的办学经验,吕雪梅校长表示:“家庭教育中,提升家长教育观念的科学化、理论化水平至关重要。作为职校校长的我迫切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紧迫性,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学生家长的成长背景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性,彼此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思想和理念都存在差距,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从而影响到孩子的终身发展。”
吕雪梅校长始终坚持以科研为支撑打造家庭教育新理念,以活动为载体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关注家庭教育,构建学习型家庭。吕校长领导学校在全校学生家庭中开展“做学习型家庭”活动。学校家长委员向学校推荐了179篇书目,每个月为家长推荐一篇解读,不定期组织不同范围的家长读书交流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家长完成“教子一得”案例作业,并推选优秀案例在全校家长中交流。每学期推荐优秀家长代表向全校家长、老师介绍各自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已形成家长学校的惯例。
被问到个人在家庭教育上的心得体会,吕校长透露,自己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也曾有过固执和不理解。在女儿选择文理科的问题上,因为自己是理科生出身,吕校长曾经十分反对孩子学习文科,采用了很多方法希望能够说服女儿选择理科。经过一番对峙和挣扎之后,吕校长最终才明白了要尊重孩子的道理。“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面临很多事情和选择的时候都是第一次应对,所以,父母也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才能知道怎样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吕雪梅校长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记者,每一个父母都是育儿路上的新手,要想对孩子每一个阶段的表现都做到从容应对,家长必须虚心学习。
不功利·踏踏实实致力研究职业教育
“在烹饪学校,我要还职业教育的本来面目,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以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为重点,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二十年风霜岁月,吕雪梅校长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教育不能功利,要踏踏实实地为学生、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尽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吕校长积极创新教育内容,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重视理实做一体化的现代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出西餐、中餐、调酒、面点四门精品课程和9个教改实验项目,并在全市率先在文化课教学中实施数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全校教职工之力,携学生家长、企业行业之手,激发每个学生内在的潜能,实施独具学校特色的“二七工程”,即20%学生达到全国大赛获奖水平, 70%学生达到省、市级大赛获奖水平并初见规模;探索特色办学模式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力度,先后与法国、德国、韩国、新西兰等国合作办学,通过与国外院校的课程对接,进行学分互认,为学生考取国际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平台。学校自2011新增中法合作西餐专业,实现了西餐学生赴法国研修和免费大专留学;与新加坡博伟国际教育学院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及学分互认协议,毕业后学生即可获得由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C&G)颁发的西餐烹饪管理大专文凭。
“我认为使中职学校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肥沃土壤,必须培养事业与智慧并存型的教师。”吕雪梅校长十分重视教师内涵发展,着力打造名师。学校坚持“三格”培养,新教师一年合格,青年教师三年升格,骨干教师十年形成风格;坚持“逢赛必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针,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做到“人人练技能、人人有绝活”,使更多的老师通过比赛脱颖而出,为教师的教学历程搭建成长平台。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实施骨干教师的梯队培养,不断丰富和完善“骨干教师培养与管理制度”、“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骨干教师访学与国内外研修制度”,拓宽专业课教师培训、访学、挂职锻炼的渠道,为骨干教师搭建更好更快的发展平台,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学校立足于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开展了教师论坛、教育案例感悟、教师读书交流、教师成长在线等系列活动,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让烹饪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达到个人业务有发展、个人业绩有展示、个人幸福感有提升的终极目标。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校长, 我认为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独特的,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关键是如何变换角度、变换思维去发现他、塑造他、成就他。”在吕雪梅校长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宝贵的个体,都应该受到肯定和尊重,都有翱翔的权利。吕校长用她二十年的心血,躬身实践,默默地在职教的沃土上扎根培育、砥砺耕耘,不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着富有生命活力的新鲜血液,在这里,我们真诚地祝福吕校长的职教之路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真正能够把中国的职业教育办成扎根大地、充满活力的本真教育、生活教育、尊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