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原山东省盐业学校,隶属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位于青岛国家高新区,始建于1958年。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教育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高技能人才暨金蓝领培训基地、青岛市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龙头学校、青岛市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联盟主席单位。
学校占地274亩(含实训基地),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工400人,专任教师226人,高级职称66人,占专任教师的40%,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102人,占专任教师的45%。专业教师中技师、高级技师125人,拥有2名山东省首席技师,一批齐鲁名师、省市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拔尖人才等。
学校办学条件一流。学校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阅览室、公寓楼、学生餐厅、综合运动场等配套设施齐全,体育场占地3.8万平方米。拥有化工实习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财会模拟室等十多个实验实训场地。2006年青岛市依托我校投资2亿建设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是当年青岛市办10件实事之一。拥有机械、数控、模具、焊接、机电、汽修等六大现代化实训车间,年培训能力可达9600人次,实训设备价值1.2亿元。2008年正式启用以来,建成了青岛中职学生实训基地、普通高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大学生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国际焊接指导教师/国际焊工基地、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示范基地,成为全国知名的多功能综合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办学理念领先。禀承“倾情打造金蓝领,服务现代制造业”办学使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德育为先,以技能为本,培养赋予新时代内涵的‘又红又专’金蓝领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致力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2001年开设大专专业,2013年与青岛科技大学率先试点联办3+4数控本科专业,2014年与青岛科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联办数控、机电、模具三个本科专业,是青岛数量最多的中职学校,构建起本科、大专、中专多层次人才培养立交桥。在长期面向市场开放办学进程中,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为平台的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服务先进制造业和蓝色经济区主导产业和市场需求,建成涉蓝涉海骨干专业群。率先实施项目教学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近三年,学生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居青岛第一。毕业生供不应求,2000多名学生进入中石油、南车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名优企业,优质就业率达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