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欢迎来到青岛教育培训网!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您好,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华阅读
各行各业的冷知识,各式各样的新奇观,幽默搞笑的段子集锦,实用创新的生活窍门……除了知识,我们带给您的还有看待生活的另一种视角和全新的思考方式,在这里,生活就是这么生动!
有意思正能量趣生活共分享
这3句话,最容易让孩子厌学!家长们千万别再说了
日期:2018-09-19  来源:青岛教育培训网

为什么经常有孩子出现厌学、

不主动学习的情况呢?

家长要注意,

是不是对孩子常说以下3句不该说的话,

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1

根据成绩进行奖惩

很多家长习惯用奖惩制度对待孩子的学习表现,这种奖惩制度是简单的,短期内的效果也是有效的,不需要什么亲子互动,这似乎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解脱方式。

但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奖惩制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并使他们感到焦虑。

当学习的动力不再是内在的兴趣,而变成外在的奖励时,他们就不再会主动去追求知识,而是只想获得奖励。

要知道,在漫长的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物质奖励是非常脆弱的,内心自发的动机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动力。

当孩子因为没有达成某一学习目标而受到惩罚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会更有压力,会因为害怕惩罚而焦虑恐惧,甚至会厌学,效果就会与父母的预期背道而驰。

另外,来自外界的奖励会极大地消耗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这个理论被称为过度合理化。

上世纪70年代,有心理学家在幼儿园设置了一个奖励,当儿童用一个特定颜色的笔画画时,他们就会得到一个奖章。

在持续了一周之后,这项奖励被停止,而此后再用这个颜色的儿童比实验前少了一半,毕竟谁也不愿意白干活。

同样,一旦家长的奖励停止,孩子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有位名叫沫沫妈的粉丝在后台留言说,她对自己的孩子沫沫已经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

某天沫沫要参加阅读小测试,临上学前沫沫问妈妈:“妈妈,我考试好是否有奖励?”

妈妈逗沫沫说“没有”。

没想到沫沫脸色一变,非常不高兴地说:“没有奖励我就不参加测试了,你看着办!”

结果是大人给自己自掘了一个坑,这个坑如同深不见底的深渊,大人越陷越深,没有奖励不练琴、没有奖励不认真听课、没有奖励甚至不上学……

不赞成使用奖励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能在孩子每次成功的时候去欣赏和鼓励他,只是不要试图去用一种“奖励制度”去操纵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得到家长的真心认可时,会做得更好。

 

2

你看谁谁谁,这次又考了第一!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

“你看人家小明,懂事听话,哪像你啊,上课不老实,话那么多!”

“你看人家小杰,每次考试都考第一名,多让爸妈省心啊!再看看你……”

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以此激励他们的成长。

其实,家长都没有想到,这样的比较和言语刺激不仅难以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在这种刺激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不够自信。

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往往心理不够强大,没有面对困难或挑战的勇气。

哪怕在踏上社会之后,也会因为小时候从没获得肯定或很少获得鼓励,导致一遇见困境,就会自尊心连连受挫,变得更加自卑,甚至会造成伴随一生的心理障碍。

我们都曾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受害者,我们都无比痛恨被“别人家的孩子”比来比去。

然而,当我们成为了父母,这样的噩梦,就真的消失了吗?我们小心翼翼的读了很多书,这些书真读到了脑子里了,还是在不由自主的延续了我们父母的教育方式?

我们读了那么多的育儿书,听了那么多的大道理,但在行动上,我们到底能做到多少。

甚至这种攀比,有时候被认为是一种谦虚。比如见面的时候会说:“你看你们的孩子长的多大,看我们才这么小。”

但事实上,两个孩子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体差异呈现出非常大的不同,这种攀比毫无意义。

但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攀比一直持续到他懂事的时候,会一直认为自己比别人差特别多,跟谁比都有缺点,比这个矮,比那个瘦,没邻居聪明,没同学大胆,总之人生处处是槽点。

这样的孩子,他怎么可能有满满的自信。

与其处处拿孩子与别人家的比,不如让孩子和自己比。拿他的今天与昨天相比,仔细找出他的进步。

如,从孩子不主动上学到主动去;从回家不主动看书到主动看一页书......

珍惜孩子一点点的进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感觉自己是有无限希望的。

那时,他才会努力去争取大一点的进步和成绩,真正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才能拥有真正的学习动力和自强精神。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用心去发现自家孩子的独特精彩。

 

3

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不用管!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妈妈们说这样的话:“饭我给你做,衣服我给你洗,你啥都不用管,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

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就片面了,就阻碍了孩子真正学习能力的发展。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只管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孩子会慢慢地习惯这种家庭模式,即使妈妈下班回家做家务累得腰酸背痛,孩子也已经学会了无动于衷,视而不见。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难管,不懂得体恤父母。

而且,这样长大的孩子一定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遇到困难,不是想着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是依赖父母。

之前网上的一篇文章《为什么穷人家的富二代特别多?》,深以为然。真正富有的家庭,怕孩子养尊处优,反而舍得让他们吃苦。

 

而现在很多条件不好的家庭,生怕孩子比别人缺了什么,宁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咬紧牙关给孩子顶配的生活。

 

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并不能养出懂感恩、知上进的孩子,反而随着他的长大,物质要求越来越多,超过父母所能承受的范围,便不可避免地无法接受事实。

 

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真实状况,才有助于孩子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

 

让孩子参与到日常的家务中,也有助于孩子平衡学习的压力。

 

别以为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就是对孩子好。在真空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面对有菌的真实社会,必然表现出不适。

 

孩子应该和成年人一样,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让他做他应该负责的家庭责任,特别是让孩子干一些不太费力气的家务活。

因为人的大脑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会变得疲劳,适当的家务活动,有利于孩子劳逸结合,对紧张的学习状态做个放松和调整。

做家务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可以培养孩子从照顾自己,扩展到照顾家人,从小知道为家尽一份力,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如果只关注孩子功课的学习,不仅会加重孩子疲劳厌学的情绪,更会让孩子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学习助手"智能教育平台 | 联系我们 | 服务项目 | 在线咨询 | 移动版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青岛教育培训网  鲁ICP备08003881号-8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88号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联系电话:+86-532-81117777  传真:81117777转878  E-mail:editor1@teach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