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烹饪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坚持:“润德于心、育人无形”的教育理念,全体教师始终履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用“爱心温暖学生、德信教化学生、诚挚感动学生”,形成了风气正、学风浓、品德高的校园氛围,一批批优秀学子从烹饪学校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烹饪学校”这一响亮的品牌增光添彩!
一、开展新生入学“校友导师团进校园活动”
“校友导师团进班级”是学校新生入校的第一课,通过校友导师团为新生正衣冠和授刀,举行拜师仪式,使高一新生与学校优秀毕业生见面,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悠久的烹饪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所从事专业的自豪感和神圣性;激发学生苦练技能、奋发向上的意识,培养学生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意识。同时也是落实学校德育品牌“生态德育、合作与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和载体。
二、建立常规无缝隙管理制度
选择经验丰富、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班级正副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常规教育管理;专业技能课两名教师组织教育教学,严格刀具管理和使用,定期组织教师、学生进行技能实训的安全演练,确保技能课的教学安全;实行“五分钟交接制度”,确保学生课间安全,即教师下课后在教室停留五分钟,上课教师提前五分钟进教室,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有效地解决了课下时间学生无人管理的真空时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值班期间负责全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校园安全,全面掌握学生早自习、课间、上课、午休、晚自习、就寝情况,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无缝隙教育和管理。
三、开展“三五”工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实施“三五”工程。“三”即 “晨读、午练、暮省”活动,“五”即“读名著、诵名诗、看名片、赏名画、品名肴”活动。
四、以校园美食节为平台,为每一名学生搭建成长平台
自2000年举办首届校园美食节以来,校园美食节已成为烹饪学子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已是第14届。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常规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以“创业调查—创业设计—创业答辩—创业实践”为主要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开设一系列有特色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创建“3B1k”家庭教育模式
在全校学生家庭中开展“做学习型家庭”活动,建立以“教学为主,活动为辅,满足家长不同层次需求”动态菜单式课程,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3B1k”的模式,保证家长学校教学活动的规范性。
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思想,净化学生灵魂,增长动手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夯实基础,这已成为烹饪学校的一种风气、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氛围。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关工委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示范基地、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创业明星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